图书介绍

国际朱子学研究的新开端 厦门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论集【2025|PDF|Epub|mobi|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】

国际朱子学研究的新开端 厦门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论集
  • 高令印;薛鹏志主编 著
  • 出版社: 厦门:厦门大学出版社
  • ISBN:9787561553299
  • 出版时间:2015
  • 标注页数:583页
  • 文件大小:102MB
  • 文件页数:594页
  • 主题词:朱熹(1130~1200)-理学-文集

PDF下载


点此进入-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【推荐-云解压-方便快捷】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。移动端-PC端通用
种子下载[BT下载速度快]温馨提示:(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)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[便捷但速度慢]  [在线试读本书]   [在线获取解压码]

下载说明

国际朱子学研究的新开端 厦门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论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

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。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。

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,简称FDM(免费,没有广告,支持多平台)。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。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。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。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。不推荐使用!后期资源热门了。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!

(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,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)

注意: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: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

图书目录

朱熹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和逻辑结构&陈正夫 何植靖1

朱熹之物、心与理——知识的成立与实践之理论关系&[日]高桥进16

朱熹理—气—物的哲学逻辑结构&张立文23

“天人合一”在思想史上的意义&[日]沟口雄三49

由朱熹的易说检讨其思想之特质&刘述先56

论朱熹的理学体用观&杨宪邦70

朱熹在易学研究上的几个基本观点&陈遵沂75

朱熹的白鹿洞书院学规&任继愈85

朱子学是一门活学问&[日]冈田武彦89

朱熹思想中“天”的观念&[美]田 浩93

关于朱熹的心说&[日]佐藤仁107

朱熹心学的特质&[新]龚道运124

论朱熹对仁字本义的阐发——兼读《中国哲学的课题及其意义》&申 正136

朱熹的“一体两分”说&陈其芳146

朱熹“生”的哲学&蒙培元157

关于朱熹思想中用“礼”缓和社会冲突的概念&[德]余蓓荷166

论朱熹“格物致知”说的认识论&曾乐山170

朱熹的伦理思想&李书有179

朱熹伦理思想评议&阳正太202

朱熹与《中庸》&[美]狄百瑞217

朱子学的治国纲领&邹永贤225

朱熹的道统论&邱汉生232

论朱熹的词&黄拔荆 周 旻236

朱熹教育思想再评价&丁宝兰243

朱熹的教育哲学&陈增辉250

简论朱熹的教学过程&韩钟文268

朱熹与道教&[加]秦家懿273

论朱熹对道教的影响&詹石窗278

朱子与大慧禅师及其他僧人的往来&[美]陈荣捷287

朱熹对儒佛之判分&冯炳权296

朱熹理学与儒、佛、道的关系——论朱熹理学的本质和理论渊源&陈国钧305

佛教与中国哲学的关系&祝瑞开313

道南理窟&蒋步荣321

郊祀礼制与“天”&[日]小岛毅330

试论道学道统论的形成和特点&[日]土田健次郎335

朱子思想中的历史与哲学&[美]谢康伦344

重评朱熹的历史观&潘富恩346

从洛学到闽学——综论杨时、罗从彦、李侗哲学思想及其历史作用&衷尔钜356

张载与朱熹&[美]黄秀玑367

从《四书集注》看朱熹对杨时理学思想的汲取和利用&黎昕372

朱熹与南剑三先生&何乃川383

洛学传人游酢&徐远和389

闽学概论&高令印396

朱熹与张栻的中和之辩&蔡方鹿406

黄榦在朱子学中的地位和贡献&黄保万414

论朱熹对周公、文中子和唐太宗的褒贬&王煜421

朱子学与徂徕学之比较研究叙说——从中日思维方式异同所作出的观察&陈荣开442

胡适的朱熹研究&楼宇烈447

东林学派和晚明朱学的复兴&葛荣晋456

朝鲜朱子学的形成&李甦平471

论朝鲜士林派(李朝前半期的朱子学者)的哲学思想&李洪淳474

崎门朱子学之特色——日本式的思考&[日]牛尾弘孝483

简析宋明时期“成性”与“复性”之争&丁祯彦485

论宋明理学中的两个“知”的观点:朱熹的“致知”和王阳明的”致良知”&[美]成中英500

试论朱熹的科学思想&周 济 兑自强504

朱熹哲学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&汪樹白515

老子的“道”与无限&张澄清527

李贽是怎么评朱熹的&林其泉533

从东西方文化发展的趋势看朱子学的现实意义&贾顺先538

清初朱子学的复兴&孙明章550

朱熹思想与福建地区文化&丁东风557

试论朱熹学术思想在闽北产生的社会条件&蒋 仁 余奎元559

朱子学在同安&颜立水567

探讨朱熹思想的特征、价值和意义&蔡国烟574

聚国际学界名流,研东方朱学精微——厦门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综述&汪金铭577

海外学界动向:厦门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&[日]土田健次郎579

热门推荐